这次布展与以往不同,担任此次展览的策划者是著名的艺术史学家、建筑史学家、经济学家、欧洲科学院副院长、终身院士安特·格利博达先生,在此次布展过程中,由于他的翻译不能时时陪伴其左右,因此在布展中我项目处展厅员工与安特·格利博达先生难免出现沟通障碍。
“Here ...,there...”,当我*近他们布展现场时,就见安特·格利博达先生比划着想调换的两幅作品的位置,并试图与展厅员工进行沟通。“This picture is moving to the other side”,“Distance, No, No...”,“Yes, this one is okay ”。安特·格利博达先生对艺术的完美追求别具一格,对每个细节也都要求严谨。每一个展厅的墙体长度与高度,每一幅画的长与宽,乃至画与画之间的每一段间距,在展厅员工进行仔细的测量后,安特·格利博达先生自己还会认真核对一遍,然后对展厅员工们露出满意的笑容,不时说着“Thankyou”。
二十一点,二十二点,二十三点,时间滴答滴答的流逝,虽然此次展览的整体格局已定,但是为了达到展方预计的效果,得到展方的认可,展厅员工一直耐心的配合展方,调整作品的悬挂位置,有的作品甚至被调整过五六次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布展的员工大多数是女孩,她们巾帼不让须眉,在工作中她们毫不逊色,每逢布撤展时,她们都不怕苦不怕累,很好的完成作品搬运、悬挂和撤展工作。在开展期间,她们认真负责的做好展品看护及现场秩序维护工作。或许这些姑娘们并不懂艺术,但是她们却为了将艺术完美的呈现出来,精益求精、尽职尽责的配合展方完成每次的作品布撤展工作。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“黑色之光-阴阳煤矿艺术展”,作品共计一百二十余件,作者通过油画的艺术方式,向人们描绘了与煤矿有关的那些发光体——内心美的人、造就美的事。“黑色之光”对于这些展厅员工来说,他们又何尝不是幕后的发光体呢?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艺术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,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自己的工作价值,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反应出航腾人的美。
中国国家画院项目处 李冬森 来稿